姓名:朱杰宏源证券
班级:2021级自动化本科1班
拟录取学校:南昌大学
拟录取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考研分数:政治63,英语一67,数学一101,专业课112,总分343
获奖情况:
2022-2023学年度国家奖学金
2023-2024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3年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
2023年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软件应用与开发)省级一等奖
2023年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信息可视化)省级一等奖
展开剩余89%2023年获江西省大学生电子专题设计竞赛(仿真设计)省级二等奖
2023年获大学生数字技能应用大赛省级二等奖
2023年获202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级三等奖
2023年获“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2022年获江西省机器人大赛省级二等奖
2022年获TI杯电子设计竞赛省级三等奖宏源证券
2022年获大学生数字技能应用大赛省级二等奖
2022年获“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022年获“三好学生”称号
2023年普通话二乙证书
2022年获新余市青少年机器人教育竞赛志愿者证书
2022年获天工一等奖学金
2023年江西省机器人大赛省级二等奖
2023年10月申请成功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书(智慧医院)
2023年11月申请成功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书(恶意网站识别)
2024年获新余市青少年机器人教育竞赛优秀志愿者
2024年江西省电子专题设计竞赛省级二等奖
2024年年度十大学习标兵
2024年获“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考研心得体会——坚持就是胜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考研是一场对专业热爱与毅力的双重考验。考研,不在于努力,而在于再努力;不在于坚持,而在于再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加上你强大的自信心和意志力,考上理想的大学不是困难。从大一开始,我通过竞赛和项目实践锤炼专业能力,电子设计、机器人竞赛等经历让我深刻理解“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选择考研意味着选择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常伴你的是寂寞和枯燥;选择考研意味着投入一场体力智力大拼杀的持久战,等待你的身心俱疲;选择考研意味着鼓起破釜沉舟般的勇气,夺走你的将是很多考试和就业的机会。所以当你选择考研时,就意味踏上这样一条不同寻常的路,这是每个考研学子在确定考研目标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的。
复习建议
在备战期间,我以“模块化”思路拆解目标,早上主要解决单词问题,晚上主要是复盘一天的重难点并记录解题思路,其他时间攻略数学和专业课的重难点。同时需要平衡上课时间与考研需高效规划。
公共课学习经验
南昌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硕的公共课为政治、英语一和数学一。首先是政治的学习,政治我个人是买了肖秀荣老师的书并配合徐涛老师的视频课来学习的。政治我大概是从暑假开始学习的,前中期的主要任务是跟着徐涛老师学完政治课的所有内容并配合肖秀荣老师的选择题进行练习。后期的任务就是背和刷选择题,需要将肖秀荣老师的四套卷全部背完。尽管今年政治考研的试题与肖秀荣老师的预测题差异较大,但肖秀荣老师给出的答案思路仍然是可以用在答题上的。
其次是英语的学习,我本身的英语基础较差,所以我在英语的学习花费的时间最多,我将考研英语红宝书的单词在考前背了7遍,我坚信单词是我学习的基础。
再次就是精读英语阅读,我将2002-2024年的阅读至少刷了三遍,在学习阅读前期我对每篇阅读都进行了非常仔细的翻译,力争做到完全吃透。
在后期的时候,需要背一些作文的常用表达,最好背几个模板,但是不能依赖模板,今年的考研英语作文便是套不了平时所用的任何模板。学习英语最重要的还是要日积月累,不然在考研当中很难获得高分。在模块化学习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整体的练习以把握好时间,可以用近几年真题来模拟考试情况,个人不推荐模拟英语卷,特别是考前会比较搞心态。
最后是学习数学,数学分为三个阶段,我学习的数学一相关内容,比数学二多了一本概率论以及高数最难的一部分。学习数学主要分为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在基础阶段会决定数学的高度,需要认真仔细地打好基础,熟练地将各个定理吃透,在强化阶段才能更好的刷题并理解题目考点,接着就是刷真题了,在后面的冲刺阶段需要以套卷的方式进行练习,把控好时间。
在临考时要尽量找一些偏简单的模拟卷来练习,可以较好的保持好一个积极地心态。只有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才可以在考场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
专业课学习经验
南昌大学的控制学硕的参考书是自动控制理论,这门课也是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学习难度较大,整个复习进程大致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轮:
第一轮的任务是看书理解,并建立整个科目的框架。这一轮需要做到理解所有重要的知识内容,并知道每个知识点在书本上的位置。
第二轮的任务是背书,我购买了往届学长自己整理的背书笔记,这个阶段就是将笔记上的内容反复记忆,记得滚瓜烂熟,并结合真题进行做题训练。
第三轮的任务是重回书本,重新再看一遍书上的重要知识点,在已经对整个心理学体系有了了解之后再重新看书可以发现不同章节之间的联系,也会对知识点有更深的理解,是非常有用的。
摆正心态、劳逸结合
考研过程中当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有时你会发现看过的背过的总是会忘记,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千万不要因为你背过的东西又忘记而烦恼,因为每个人都一样,你忘记了别人也会忘记,关键在于我们要坚持去背。因此不要因为一点小小挫折而丧失自己的信心。在准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劳逸结合,看书看累了,实在不想看了,可以适当的去运动,散步也可以。
我始终坚信考研期间身体是持久战的基石,坚持每天锻炼,既释放压力也保持思维敏捷,可以有效的提升第二天的学习效率。就我自己的经历来看,从我准备考研以来只有到了考研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我才觉得不累,准备考试一直以来我都觉得非常辛苦,直到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我发现突然间感觉不累了,每天按照计划复习也能完成任务。我觉得大概是因为经过一年,考研生活规律已经基本养成了,身体已经适应和习惯了每天的生活节奏。最后的关头主要面临的是心里上的巨大压力,所以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一般会去操场跑步放松一下,释放压力。
考研会给个体带来很大的压力,考研本身对于个体来说就是一种应激事件,而当应激持续时间过长,个体的身心资源将会耗尽,会使得个体出现身心疾病,而身心的损耗又会反过来降低考研复习的效率,进一步加重个体的心理压力,形成一个消极的负循环。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考研复习过程中要学会适当放松,只有劳逸结合才能学得更有效率。
寄语
大学四年是试错成本最低的黄金期,建议学弟学妹:
1. 敢想敢做:我的软件著作权正源于专业竞赛的延伸,创新往往诞生于实践迭代
2. 以赛促学:竞赛不仅是履历亮点,更能构建系统性思维
3. 目标拆解:把上岸具象为每个看一看到的任务点,将任务拆分为可执行项
4. 保持清醒:远离盲目内卷,定期复盘是否走在自己的主航道上
前路浩浩,愿你们既能扎根本专业深耕,又能跨界融合开拓视野。当你在实验室调试完最后一个参数,在图书馆见证晨光初现,那些与星辰为伴的日子,终将照亮未来的征途。
最后感谢学校提供的竞赛平台,让我为复试积累了丰富的经历,同时感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各位领导和老师在我考研期间对我的支持和疏导!
(来源:江西工程学院)宏源证券
发布于:江西省财富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